黑龙江迎来“十九连丰” 产粮第一大省端牢“中国饭碗”
来源:半岛体育手机端官网    发布时间:2023-08-15 17:17:59
  •   12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粮食产量数据:今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作物种植培养面积达到22024.8万亩,占全国的12.4%,同比增加197.9万亩;粮食总产量1552.6亿斤,占全国的11.3%,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

      这份沉甸甸的收获背后,是黑龙江始终绷紧的粮食安全这根弦——2022以来,黑龙江省通过高质量备耕、高标准春耕、精细化田管、高效率秋收和全过程防灾减灾,粮食生产获得了来之不易的丰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当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黑龙江将如何发挥作用?

      千里沃野稻谷飘香,黑土地铺上了“金地毯”,大农机田间纵横驰骋……每到金秋时节,黑龙江各地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秋收生产的壮观景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支撑”。2022年,黑龙江省为保证秋收生产快速推进,充分的利用农机调度指挥平台,做好农机调配保障,以机为主,人机结合,19.5万台大中型联合收获机全部投入收获,确保粮食种得好、产得多、收得快,让农业生产的科技底色越发亮眼。

      “农机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别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体积大,只要是安上遥感‘大脑’,不仅能实现无人驾驶,这干起农活就像‘绣花’一样。”李振春是七星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水稻标准种植示范户,即使是这个农机驾驶“老把式”,也不由自主地感叹起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李振春说,5年前家庭农场里只有一台水稻收获机、一台拖拉机和一台插秧机,都是普通配置。2018年,他购买了侧深施肥高速插秧机;2019年用上了育秧棚内轨道和田间电动小火车拉运秧苗,还添置了一台联正割晒机;2020年购买了福田1404拖拉机又配齐了车斗和大犁……“年年春耕秋收,年年都有新‘花样’,现在的农民,手里握着遥感器,天上飞的地下跑的都能‘百依百顺’。”李振春说,5年来,自家水稻亩产均在1350斤以上,每年种植水稻的收入超过了20万元。

      如今,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像李振春这样的新型农民节本增效的重要方式。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升级换代,黑龙江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有了科技支撑,种粮农民也鼓足了底气。

      陆向导是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颇有名气的农机手,他的爷爷陆诗然1959年便来到了七星农场,父亲陆书民是第二代垦荒职工,作为第三代农垦职工的陆向导对各种农业机械也十分精通。

      “家里最早的一台东方红拖拉机是当时农场里最先进的拖拉机,后来又逐步购买了插秧机、拖拉机、收割机等机械。”闲暇时,祖孙三人总会讲起农业机械化为农业发展带来的变化。陆向导告诉爷爷:“农机耕种技术现在越来越先进,无人化农场离我们慢慢的接近了。”

      黑龙江省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周宪义摄

      来自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的信息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黑龙江省拖拉机保有量达158.7万台,其中100马力及以上拖拉机8.7万台,较2012年增加335.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定在98%以上,稳居全国首位。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方晓华表示,黑龙江要靠先进农机装备增产能,瞄准国际一流目标,建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基地,争创高端智能农机推广应用先导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提高农机精准作业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减少粮食生产损失。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黑龙江各地统筹秋收生产与秋整地,做好秋收与秋整地的“无缝对接”,为明年高标准开展春季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抢抓收获后秋整地的宝贵时间,对耕地中发展型侵蚀沟利用秸秆打捆回填、对坡面覆土压实、修形恢复。”在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鹤山农场有限公司侵蚀沟治理现场,副总经理吕光琰向人民网介绍了农场治理侵蚀沟的做法和经验。

      加强黑土地保护,是提升粮食产量的“关键密码”。多年来,北大荒集团九三分公司依托379.76万亩耕地、大豆玉米等主产作物秸秆丰富的优势,创新发明农作物秸秆打捆和黑土回填方式治理侵蚀沟,该模式已在北大荒集团范围内被大范围的应用。今年,九三分公司创新鼠洞犁治涝、暗管和盲沟排水治涝、插柳防护等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理“良方”,确保黑土地永续利用。

      “我们通过自主改装鼠洞犁,顺着坡降和水线方向进行打洞作业,打造地下鼠洞排水通道系统,让地表流水变成地下走水,减少水土流失,最终实现‘水走土不走’的目的。”七星泡农场副总经理汤晓波介绍,面对部分耕地受多年降雨影响导致的南北走向、大小不一的低洼水线问题,七星泡农场在秋整地阶段开展鼠洞犁打洞作业,大大降低高湿条件下机车作业对土壤团粒结构破坏的程度,同时降低机车作业难度,提升作业质量和效率。

      黑龙江省地处东北黑土区核心区,耕地面积2.579亿亩,居全国首位。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积1.56亿亩,占东北典型黑土区的56.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黑龙江怎么样才可以切实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近年来,黑龙江省先后制定了《“十四五”黑土地保护规划》《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进一步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压实责任,坚决遏制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建立省、市、县、乡、村和网格、户“5+2”七级田长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全覆盖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黑土耕地不减少、不退化。

      方晓华表示,黑龙江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综合采取工程、农艺、生物措施,建设一批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因地制宜推广旱田“龙江模式”、水田“三江模式”,确保黑土耕地总量不减少、功能不退化、质量有提升、产能可持续。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黑龙江地处世界黄金奶牛带,生鲜乳年产量超过500万吨,居全国第二位,优质奶粉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怎样让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如何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从“田间”到“舌尖”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食材安全、健康,黑龙江一直在进行行之有效的探索。

      在北大荒(哈尔滨)中央厨房博览园中央厨房(中餐标准化)加工车间,6条速冻果蔬生产线条净菜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

      “这是我们今年12月初落地哈尔滨的新项目,我们将通过种植基地供应链,打造高标准、高质量的加工体系和冷链物流体系,以及全程可追溯的检测体系,从‘大粮仓’向‘大厨房’转型升级。”北大荒集团哈尔滨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振海说,项目建设了气调保鲜库、自动化冷链仓储中心、自动化冷链物流中心、绿色智慧厨房加工中心、研发检测中心等,年综合产能10万吨,年销售反季果蔬3万余吨,年综合存储保鲜和冷藏能力10万吨,可年周转3次,目前已确定进入了初步运行阶段。

      今年,黑龙江集成寒地黑土和绿色有机两大优势,推出“黑土优品”省级优质农业品牌。“我们要把‘最优、最绿、最香、最安全’的农产品呈献给全国人民。”方晓华说。

      方晓华表示,黑龙江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生态林下、寒地果蔬、冷水渔业和特色农业六大产业加快发展,将形成总量超一亿吨农产品的供给能力,着力打造全国践行大食物观“先行地”。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黑龙江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米袋子”“肉罐子”充盈,“菜篮子”“果盘子”丰裕,黑龙江全力担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为“中国饭碗”提供坚实保障。

      黑龙江把高水平发展贯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全过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攻坚着力点,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近年来黑龙江省着力做好培育壮大“新字号”等三篇大文章,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十四五”数字化的经济发展规划》及系列政策措施,显示出以数字化的经济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