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乡村振兴如何开局——农田之变

发布日期:2024-09-18阅读数量:1来源:半岛体育手机端官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高标准农田,今天我们就聚焦“农田之变”,节目首先从一个新闻现场开始。

  总台央视记者蒋树林:我们听到这会儿还有机器轰鸣声,马上到前方,去问一下他们此时此刻正在干什么。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高标准农田施工队周天才:现在就是赶这个工期,马上老百姓就要浇麦子了,所以说我们现在抓紧时间要把这个井做好。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高标准农田施工队张振华:就为了赶工期,让老百姓早日用上这个水,可以浇麦子嘛。

  抢农时,赶工期。刚才我们正真看到,深夜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兴隆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工人们依然忙碌着。而记者进一步探索后,进一步发现,这个在夜里施工的高标准农田里,还有很多新干法儿,“藏粮于地” 更要“藏粮于技”。接下来再次进入现场。

  蒋树林:夜里12点,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兴隆村来了一个无人驾驶开沟机,无人驾驶主要靠的是眼前这块面板,它的经度纬度,包括它的高程一直在变。我们来点一下这个卫星,也就是说在它作业的时候,此时此刻天上正有40颗卫星为它服务。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高标准农田施工队技术员黄彬:最主要的是我们的祖国北斗卫星,就等于我们GPS定位系统,把AB点给它提前输进去以后,就开始自主工作了,减少人力。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负责人杨亚伟:我们这个开沟机每分钟能达到六到七米的速度,比人工,之前我们的人工来作业的情况下提高了将近十倍的效能。

  杨亚伟:对的,建设标准高,并且我们开沟机我们作业的地方又在机耕路上,并没有占用我们的农田,也没有破坏农作物。

  蒋树林:我们的角度来看一下这个开沟机夜晚工作的效率,大家来看,首先我们印象深的是开沟的平滑度非常平整,像刀子雕刻出来的一样,另外它的开沟深度从目测上来看下,应该是在一米左右。

  杨亚伟:把基础设施给它做完善,并且把我们的每一米的地埋线给它做牢,并且每一米的地埋管道给它铺设好,把每一口机井给它连通好,达到旱能浇,涝能排。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家林:现在干了有两个多月了,倒排工期,每项工程都是倒排工期,争取干好干实。

  目前,全国已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今年新建和改造提升的高标准农田很大一部分就集中在地块零散、水情复杂的丘陵山区,这些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接下来我们的角度来看一张图:这是江西全省正在改造中的高标准农田全景图,可以清晰看到,许多需要改造的田块位于丘陵地区,这也是江西今年中低产田改造的“主战场”。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农建与耕护处副处长杨智钦:我们经过10多年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江西平原地区农田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剩下的大多是像这样散落在丘陵山区的中低产田,它们大多数只能种一季,如果把它们改造好,就能种双季稻,预计新增粮食产能10亿斤以上,这就相当可观了。

  为了把这些散落在丘陵山区的中低产田面积计算清楚,江西创新使用数字化全过程监控,用图斑的形式呈现这些位于丘陵地区的高标准农田。

  根据图斑的指引,记者来到了位于梅岭山脉的安义县长均乡观察村。在村民杨彩文的田块里,我们正真看到当地乡政府的工作人员正在田块上测量面积,准备把杨彩文家的10多亩分散的小田块纳入下一次的高标准农田改造中。

  江西安义长均乡观察村村民杨彩文:光整田有啥用,咱这片地地势不平,高度不一,天干地涝、浇水排水都是事儿,谁来灌水谁来清渠,这些谁给个说法?

  安义县长均乡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一亩,零星分布在落差6米到10米的山坳里,大小不一,形状也不规则,因此农田的排水问题,是梯田式高标田改造中最大的难点。

  江西省安义县长均乡观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刘荆芋:我们运用先进的数字建模的手段,对复杂多样的山区中低产田进行数字画像。

  电脑里的这些排水涵管就是数字建模得来的参照物,根据不同地势和地貌,施工方数字团队拿出了相应的10多种排水方案设计,围绕着排水口的大小,排水的速度和最终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方案比对。像这块落差有20米左右的山地,实施工程人员就设计了5套不同的排水涵管埋设方案。

  杨彩文:高标田建设我们农民没有出一分钱,工程完工后我们自己种,旱涝保收,如果我们拿出去流转,由原来的300块钱一亩可以租到400、500块钱。

  截至目前,南昌市安义县、赣州市会昌县、吉安市永丰县等85个项目县建设进度过八成。项目建成后,江西省的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超过全省耕地总面积的71%,全新升级的土地,也给这里粮食增产带来新的空间。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那么落实这些新要求,又有什么新举措新办法?

  总台央视记者李卉:这里就是位于北京东三环外的农业农村部,关于一号文件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很多内容,就是在这里完成汇总、分析、归类和细化,并且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专项分析。从文件到落实,接下来该怎么干,我们大家一起去听听。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成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我们确定了年度建设任务是,新建4500万亩、改造提升3500万亩。目前年度建设任务已经分解下达到各省份。下一步,我们坚持新建和改造提升并重、建成数量和建设质量并重、工程建设和地力提升并重的原则,按照旱、涝、渍和盐碱综合治理的要求,科学规划田间灌排工程建设。配合水利部门加快水源工程建设、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和现代化改造,加强田间水利工程与灌排骨干工程的配套衔接,形成从水源到田间完整的灌排体系,特别是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的突出问题。

  吴洪伟:还有5亿多亩永久基本农田,还没有建成高标准农田,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这样一些问题。下一步要尽快编制完成实施方案,把建设任务细化到年度、落实到地块、具体到项目,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不仅是农田,更要是“良田”,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任务很艰巨,要下大力气扎实推进和落实,另外建设和管护同等重要,要做到建管并重,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不推诿责任不走过场,切实维护农民核心利益,把目标落实到每一块田地上。

  “干,才是马列主义!” 中国石油大学暑期实践追寻铁人精神 “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老一代石油人喊出的铮铮誓言,激励着中国石油大学学子追寻铁人精神迈出坚实脚步。

  奔跑吧·少年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棒垒球邀请赛在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开赛。

  4月2日,随着57652次检测车从南充北站5道缓缓驶出,标志着新建汉中至巴中至南充铁路南充至巴中段(以下称巴南高铁)启动联调联试,进入工程验收关键阶段,为全线早日开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4年3月31日,“知音湖北 遇见浪漫孝感”春赏花活动在湖北省孝感市金卉庄园景区启动。金卉庄园花团锦簇,五彩斑斓花卉竞相绽放。人们穿梭在花海之间,享受明媚春光。

  2024年3月23日,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2024秋冬中国国际时装周在北京开幕。

  3月17日,原创独立设计师品牌SHANG1 BY SHANGYI 2024秋冬系列时装发布会在北京举行。

  2024年2月28日,新疆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县境内的博斯腾湖出现推冰景观。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马街镇钻天坡,盛开的油菜花梯田在初升太阳映照下,勾勒出一幅田园春景图

  2024年1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庐陵文化生态园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市民徜徉其间,尽享生态之乐。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2023年11月28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明湖国家湿地公园层林尽染,景色迷人。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3日,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站工作人员正在清理站台积雪。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