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适用机具销量喜人 高新科技产品引人注目

发布日期:2024-10-20阅读数量:1来源:半岛体育手机端官网

  2008年10月22日~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行,由科技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农村司、火炬中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承办,本届博览会的四大主题之一的农村先进适用技术暨高新技术展,作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重要平台,重点展示了国家相关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推荐的460多个先进、成熟、适用技术项目,它们中既有广泛适用于农村生产所需的新型先进农机器具,也有与老百姓生活紧密关联的高新技术产品,展出时间只有4天,前来参观、咨询的东盟客商和国内观众络,参展单位收获颇丰。

  来自甘肃天水的汝先生是第二次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去年博览会结束后一个多月,就有越南客户找上门来,订购了30台农机具。他没想到展会效应这么好的,当时很多出口手续做得不完善,费了很多周折才完成了这笔交易。

  今年组委会很早就给他们发了邀请函,并提前帮他们办理了海关手续,他期待在此次展会上能有更多的收获。

  此次汝先生带来参展的是一辆山地微耕机,它的左右驱动轮可随耕地坡度变化,在25度以下山坡地上任意调整高度,使机体从始至终保持平正,进而达到能在山坡地耕作的目的。这个山地微耕机是2006年采用中国农业大学专利技术生产而成,目前年产量约4000台,主要销往甘肃、宁夏、青海、陕西等地。汝先生认为山地耕作都能用上这台机器,其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一定非常广阔。

  10月22日展会中午,记者与汝先生聊天的5分钟时间内,就连续有两三位观众向他询问价格及经销政策问题,记者只好提前结束谈话以免影响了他的销售。

  最后,汝先生说他明天还要参加一个项目投资洽谈会,欧洲EFDC投资基金已对此项目表示兴趣,准备就投资细节进行详细沟通。

  据博览会秘书处10月25日提供的数据,本届博览会举行了31场投资推介活动,共签订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额63.6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41%;国内经济合作项目216个,总投资额612.01亿元,比上届增长5.13%。看来,像汝先生通过博览会受益的客商一定不少。

  在本届博览会上,东盟各国纷纷向中国投资者抛出“橄榄枝”,希望在农业方面能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柬埔寨银行工会主席、首相经济顾问方侨生表示,柬埔寨有大量未开垦的土地资源,但农业发展缺少技术与资金,使得农作物的产量与市场需求相距甚远。中国在农业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资金,期待中国投资者能够在柬埔寨投资,实现共赢。缅甸工商联合会副会长吴东丁也表示,缅甸是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土地和水资源以及廉价劳动力。目前,缅甸需要投资的有种子银行,高质量种子供销、研发中心,有机肥料的供应等方面。菲律宾众议长诺格拉雷斯在参加博览会时表示,希望借助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实现与中国企业在农业、渔业和矿业方面的合作。

  来自湖北恩施的盛先生带来的是魔芋的种养技术,他的展台位置在农业种养技术展区,相对于农产品加工那里熙熙攘攘的人流,这里稍显冷清。盛先生是第一次参加东盟博览会。22日上午,他和记者说已有不少人咨询过他们的技术,还有好几个是来自缅甸和越南的客人,看来他们的技术对东盟的客人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盛先生相信他一定不虚此行,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对于广西施乐农化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石冠超,在此次展会上他是实实在在抱了个“金娃娃”。就在博览会结束的前一天,他们公司与越南玉燕生产贸易公司签订了一单总金额达1000万美元的鱼藤酮乳油销售合同。昔日不起眼的鱼藤,经使用先进技术提炼生产的鱼藤酮乳油,成为用于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的“绿色杀虫剂”,特别受到东盟客商的欢迎。

  在电子信息展区,桂林某科技公司展位上摆放的两架飞机模型吸引了很多观众的驻足观看。该机身及翼展长约1米左右,体重只有1.9公斤,可本领却不小,能飞行40分钟,最大航程40公里。

  现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这是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无人机生产研发基地的“千里眼”无人机,可用于作战侦察;也可应用于公共安全、通信、灾害勘察、反恐、缉私、航空拍摄、环境保护、地理勘查等领域。在今年年初的雪灾、5月份的四川大地震、6月份的广西洪水灾害中都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四川地震期间媒体普遍的使用的北川县城震后现场情况图片就是由他们提供的。他们还研发生产了用于针对各类自然灾害应急勘查探测专业装备,并将此项高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成功地转化为生产力。

  据悉,展会期间,来自我国内蒙古、香港、新疆以及泰国、欧洲国家的客商纷纷与他们洽谈合作事宜,达成合作意向的已有30多家。像这类高新产品,如太阳能垃圾桶、不用农药的太阳能灭虫器等,都成了观众追捧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