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6日,在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上,国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晓仑等领导共同开启“中农机”品牌新形象,“中农机”将承载我院农机装备发展重任,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先进、智能、高效的农机装备解决方案。
围绕农机试验站土地,与政府有关部门成功签署四方协议,完成试验站土地处置和规划报建,为中国农机科学园未来发展奠定基础,获评集团2024年度“资产盘活奖”。取得中机嘉峰一期土地不动产登记证,历时15年的土地权属难题取得重大进展,为产业集聚发展奠定基础。
“扬帆计划”三个层次四支队伍逐步建立,“人才兴企、人才强企”战略规划稳步实施。本年度,新增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央企业劳动模范、杰出工程师奖、北京市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北京市青年科技创新新星、集团第八批首席专家等10余人,入选集团首批青年科技人才库12人,225人入选集团高层次人才库、高层次技能人才库。
2024年9月14日,中国农机院青年人才公寓首批青年人才正式入住,这是院党委为有效解决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举全院之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进一步吸引和留住用好青年人才,为未来发展积蓄青年人才力量做出的重要举措。
2024年3月,中机试验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温持久蠕变疲劳试验机”成功上榜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月,呼和浩特分院凭借“华德”打捆机成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所属8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先后进入“专精特新”序列。
2024年5月25日,牵头组建的“农机装备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通过验收,有助于大幅度的提高我国农机装备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和性能水平;7月23日,国内首台自走式双行白萝卜联合收获机通过试验验证,解决了国内白萝卜收获无机可用的难题;12月,大功率刀链式开沟铺管机获2024年北京市首台(套)认证,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撑。
2024年9月,获批一级学科机械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成为我院45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开创学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并举的新学科布局,开启学术创新型人才和实践创新型人才并重的培养机制,形成完整的“学术、专业、工程”硕博士研究生教育体系。
2024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阳早寒春故居成功入选“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前以基地建设为蓝本报送的案例喜获全国机械行业政治思想文化建设创新成果“一类成果”,充足表现了我院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砥砺初心使命的良好氛围。
2024年,荣获机械工业科技奖2项,广东省科技奖一等奖1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奖一等奖1项,国机集团科技成果奖9项,获评国机集团2024年度“科学技术创新奖”,行业核心原创技术能力逐步的提升,护航国家粮食安全。
2024年5月22日,国机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签定共建中国农机院江西农业装备研究院协议,8月9日,挂牌成立。我院将充分的发挥科技产业及行业优势,利用区域应用场景资源,推进丘陵山区及水田农机装备研发落地转化,助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开创央地合作新局面。
健全完善科学技术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实施科学技术人才激励指导意见,机电所、新材料所获批项目收益分红激励,金轮公司、耕作所、行业中心实施增量激励,通过科学技术人才激励、中长期激励,强化科研支撑产业导向,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队伍。
2024年10月,《农业机械学报》获批2024年度首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首批“重点中文科技期刊支持项目”,是继入选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所在行业影响因子排名第一、RCCSE中文核心学术期刊自然科学相关工程与技术类期刊排名第一等荣誉后,行业权威再获认可。